|
1號 植潔鈴(民建聯)(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今年的黑色暴雨和台風導致全港多地出現嚴重水浸,柴灣區成為重災區之一,區內多處險情嚴重,車輛無法行駛,雨水湧入巴士車廂,地鐵站及商場被淹。柴灣選區候選人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東區柴灣選區三位候選人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非常關注柴灣區內的民生設施的建設。為盡快解決市民憂慮,幾位參選人都提出了增建蓄水池、完善排水系統等方案。\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李天源
植潔鈴:鼓勵婦女重投職場
“長於斯,服務於斯。”柴灣選區1號候選人植潔鈴在大學畢業後,一直服務自己居住的柴灣及小西灣,她希望社區變得更完善,如今有能力也希望多回饋社會。回望新冠疫情,她與民建聯柴灣團隊從未缺席,除了為街坊及前線抗疫清潔、還替保安人員送上各種抗疫物資,包括總動員為確診者家庭上門派送檢測包等。團隊亦全力安排中醫視像義診服務,並贈醫施藥,與東區居民一起走過疫境。
植潔鈴續說,在台風及世紀黑雨後,柴灣成為水浸新黑點。她與立法會議員梁熙亦倡議增建“柴灣蓄洪池”及加快“翡翠道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彌補工程延誤進度。
身為柴灣地區直選的唯一女性候選人,植潔鈴希望政府繼續優化鼓勵生育政策,包括增加資助輔助生育服務、設立“育嬰津貼”,並提供政府資助的雪卵服務和延長儲存期限。她又建議增加資源改善讬兒服務,包括增加幼兒托管名額及提供彈性托管時間服務,以鼓勵婦女重投社區及職場,應對在職家庭的需要。
周卓然:引入極端天氣保險產品
2號候選人周卓然表示自己的政綱關注五大方向:民生問題、交通優化、醫療改善、青年發展和環保提升。這些方向反映了對社區居民的全面關懷,特別是考慮到柴灣區的特殊需求。他相信,透過一系列針對性策略,能有效推動柴灣區的整體發展,以及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給每一位柴灣區的居民。
作為一名具有十多年企業管理經驗的人,他深知如何高效地管理資源和項目,他也曾參與政府的多個委員會,瞭解政府運作方式。他說,這些經驗將幫助他在區議會中更有效地推動公共服務和項目管理,同時有效地在區議會中擔任橋梁角色,將社區的需求直接反映給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