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必須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營造市場化、法…
每日觀察
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高質量外資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提升投資經營便利化水平等提出明確要求。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對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更多 >>
最新論題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
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
以數字經濟為關鍵 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發展
房地產市場將從調整期走向穩定期
“零容忍”监管食品安全
疏通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的堵點
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高質量外資
激發長三角一體化新動力
新質生產力蓄積發展新動能
以“數智化”推進超大特大城市敏捷治理
讓卓越工程師競相湧現
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
統籌文化“三性”推進城市更新
推進農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熱點論題
更多 >>
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如何推進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在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這一重要指示突出…
房地產市場將從調整期走向穩定期
(2023/12/08)
新質生產力蓄積發展新動能
(2023/12/07)
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
(2023/12/07)
循環經濟發展期待全球性方案
(2023/12/06)
數字化賦能生態文明建設
(2023/12/05)
把民生支出放在“優先位”
(2023/12/05)
大力培養支撐強國建設的卓越工程師
(2023/12/04)
努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2023/12/04)
以數字化賦能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2023/12/01)
國貨趕超莫心急
(2023/12/01)
財經時評
更多 >>
經濟超預期不意味可以鬆口氣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多項關鍵指標回穩向好,引發海內外關注。市場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在增多,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更為牢固,市場供需循環更趨均衡,有底氣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
前三季度增長為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打下堅實…
(2023/10/24)
多方發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2023/10/27)
“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透…
(2019/08/02)
區域合作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2023/10/21)
碳市場仍需擴容增品強制度
(2023/09/19)
發力關鍵環節改革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2019/06/03)
馬興瑞: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
(2019/06/04)
胡月曉:貨幣平穩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2019/06/03)
生產擴張需求放緩:5月製造業PMI重回…
(2019/06/03)
北青報: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一舉多贏
(2019/09/21)
中國格局
更多 >>
準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輻射全國的重要作用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更好聯動長江經濟帶、輻…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示…
(2023/12/08)
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
(2023/12/08)
激發長三角一體化新動力
(2023/12/07)
以“數智化”推進超大特大城市敏捷治理
(2023/12/07)
讓卓越工程師競相湧現
(2023/12/07)
統籌文化“三性”推進城市更新
(2023/12/07)
區域興則國家興
(2023/12/05)
激活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引擎
(2023/12/06)
以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黃河大治理
(2023/12/06)
加快構建基礎研究長周期支持機制
(2023/12/06)
三農問題
更多 >>
推進農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徵,…
全面持续提升中国农业产业链韧性
(2023/11/22)
引金融活水滋養鄉村旅遊
(2023/12/05)
全鏈條提升食用菌產業競爭力
(2023/12/03)
奶業依然處於發展機遇期
(2023/11/30)
堅持兩手抓 深耕“兩塊田”
(2023/11/26)
大豆出路在全產業鏈
(2023/11/22)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2023/11/16)
健全鄉村產業體系 推動鄉村產業升級
(2023/11/19)
堅持問題導向 守護糧食安全
(2023/11/06)
進口多元化確保糧食安全穩定
(2023/11/10)
經濟戰略
更多 >>
推進農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徵,…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示…
(2023/12/08)
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
(2023/12/08)
以數字經濟為關鍵 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發展
(2023/12/08)
激發長三角一體化新動力
(2023/12/07)
讓卓越工程師競相湧現
(2023/12/07)
雙輪驅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12/06)
激活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引擎
(2023/12/06)
以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黃河大治理
(2023/12/06)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處理好六個關係
(2023/12/06)
加快構建基礎研究長周期支持機制
(2023/12/06)
世界廣角
更多 >>
把握全球新趨勢 提升我供應鏈國際競爭力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為中國完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開放政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升中國供應鏈國際競爭力,必須…
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
(2023/12/07)
循環經濟發展期待全球性方案
(2023/12/06)
共建“一带一路”助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3/11/29)
進博會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
(2023/11/12)
海外能源投資,需提前防範環保法律風險
(2023/11/28)
國際海洋治理亟待完善
(2023/11/26)
北斗系統全球民航通用將改變什麼
(2023/11/25)
“有韌性的數字世界”的建設路徑
(2023/11/23)
AI技術加快驅動硬件創新
(2023/11/23)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繪就世界現代化…
(2023/11/20)
外經博弈
更多 >>
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高質量外資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
鏈博會將開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新局面
(2023/12/02)
找准服務業擴大開放著力點
(2023/12/04)
全面開放製造業,強化外商投資信心
(2023/11/30)
共建“一带一路”助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3/11/29)
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2023/11/23)
海外能源投資,需提前防範環保法律風險
(2023/11/28)
以數字經濟賦能高水平開放
(2023/11/15)
新一輪競爭,企業家需真正“懂中國”
(2023/11/20)
增強韌性促外匯市場穩健運行
(2023/11/15)
推动外贸领域积极因素积厚成势
(2023/11/15)
財經熱圖
更多 >>
科學應對 穩健轉型
降息降准既有空間也有可能
兩大自貿協定帶來多重利好
人民幣匯率長期走勢取決…
經濟“春報”數據昭示政…
不動產登記大有文章
理論探討
更多 >>
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世界意義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深刻闡釋,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
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
(2023/12/08)
新質生產力蓄積發展新動能
(2023/12/07)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2023/12/05)
多維度理解新發展階段
(2023/12/03)
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2023/10/19)
正確處理我國經濟建設中重大關係的科學指引
(2023/12/01)
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重大關係
(2023/11/30)
做好經濟工作的科學指南
(2023/11/29)
深刻把握經濟與文化的內在聯繫
(2023/11/29)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2023/11/28)
產業觀察
更多 >>
疏通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的堵點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從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加大外匯便利…
房地產市場將從調整期走向穩定期
(2023/12/08)
雙輪驅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12/06)
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如何推進
(2023/12/04)
統籌推進產業結構煥新升級
(2023/12/05)
促進數據要素流通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2023/12/03)
讓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023/12/03)
提升算力基礎設施利用效率
(2023/12/02)
辯證看待光伏行業產能過剩
(2023/12/02)
全面開放製造業,強化外商投資信心
(2023/11/30)
做好“三個充分” 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2023/12/01)
財經要角
更多 >>
加快現代央行制度建設 構建中國特色金融體系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處理好六個關係
(2023/12/06)
推動重要能源和礦產資源增儲上產
(2023/11/10)
內需是中國經濟的巨大支撐
(2023/11/15)
當前經濟運行的九個特點
(2023/11/14)
奮力譜寫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3/10/30)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信用基石
(2023/11/07)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沒有變
(2023/09/25)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3/10/17)
以系統思維培育發展產業集群
(2023/09/07)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把握的重要原則
(2023/09/03)
名家言論
更多 >>
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高質量外資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
準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輻射全國的重要…
(2023/12/07)
抓住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關鍵
(2023/12/06)
全力打好經濟恢復這場硬仗
(2023/12/04)
內外因素共促中國科研城市全球影響力持續…
(2023/12/04)
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2023/12/01)
多維度理解新發展階段
(2023/12/03)
全鏈條提升食用菌產業競爭力
(2023/12/03)
科學統籌分配財政資源
(2023/12/02)
正確處理我國經濟建設中重大關係的科學指引
(2023/12/01)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戰略選擇
(2023/11/29)
台灣經濟
更多 >>
姚洋:5.5%的增長接近我們的潛在增長率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設定了5.5%左右的目標值,有些出乎市場的意料。之前很多人預期會給一個區間,比如5%—5.5%。做過計算,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仍然在5.…
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助推兩岸融合發展
(2023/03/03)
台灣積累的財富,成了美國覬覦的肥肉
(2022/12/03)
熊興:農林22條措施繼續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2021/03/21)
中評:兩岸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與路徑
(2013/05/05)
分化社會挑戰民主政治——台灣政治周期及…
(2016/05/14)
戶籍制度改革重在賦權和增利
(2013/08/13)
大陸“十二五”對接台灣黃金10年
(2010/11/20)
去台灣投資新路徑
(2013/02/09)
夏斌:應堅持上半年調控方向不動搖
(2010/07/21)
戴立寧:直言無忌兩岸股市
(2010/10/31)
港澳分析
更多 >>
錨定戰略定位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
香港綠色發展動能充沛
(2023/11/30)
“一带一路”带给香港更多机遇
(2023/11/01)
集聚科創要素,激發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能
(2023/10/13)
協同香港推進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2023/10/11)
協同香港推進國際科技創新
(2023/09/15)
河套合作區瞄准“世界級科研樞紐”有何深…
(2023/09/09)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2023/09/07)
港人北上消費火爆的邏輯
(2023/08/22)
大灣區建設,香港有一大新優勢
(2023/02/07)
“雙櫃台模式”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2023/06/27)
民生議論
更多 >>
努力實現“三個倍增”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到2035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和經營主體數量將實現倍增,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扎實邁進。 …
“零容忍”监管食品安全
(2023/12/08)
以“數智化”推進超大特大城市敏捷治理
(2023/12/07)
統籌文化“三性”推進城市更新
(2023/12/07)
即時零售暢通消費微循環
(2023/12/06)
築牢零工經濟安全港
(2023/12/05)
把民生支出放在“優先位”
(2023/12/05)
優化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
(2023/12/04)
打通房貸“商轉公”堵點
(2023/12/01)
當前我國人口流動新特徵新趨勢
(2023/11/28)
數字消費打開內需增長新空間
(2023/11/26)
金融分析
更多 >>
疏通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的堵點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從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加大外匯便利…
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
(2023/12/08)
抓住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關鍵
(2023/12/06)
加快現代央行制度建設 構建中國特色金融…
(2023/12/05)
引金融活水滋養鄉村旅遊
(2023/12/05)
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
(2023/11/27)
優化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
(2023/12/04)
讓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023/12/03)
打通房貸“商轉公”堵點
(2023/12/01)
提升數字金融服務能力
(2023/11/30)
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2023/11/30)
中評視點
更多 >>
外貿市場:多元化之路非走不可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推進對外貿易市場多元化,是中國政府近日再次強調的出口戰略——這個指導思想已經提出多年,在近年初級產品市場的跌宕起伏中,在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其意義正日益突出。 …
消費狂歡的理性回歸
(2021/11/15)
大宗商品傷不起
(2014/12/15)
中國評論:建設新農村 需要新思維
(2006/02/21)
王瑩:上海角逐全球性「總部中心」
(2005/10/30)
中國評論:貿易摩擦與中國的貿易發展策略
(2005/09/16)
兩稅合幷擱置是一種作繭自縛行爲
(2006/02/27)
李立凡:俄羅斯將利用天然氣出口 主宰世界
(2006/02/24)
財經時評:2005中國經濟大看點
(2005/12/29)
王金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勢在必行
(2005/11/28)
王建:中國能源結構不能再以煤炭為主
(2005/10/24)
商業評論
更多 >>
高質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消費樞紐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近日落下帷幕。大會期間,粵港澳三地攜手,聯合招商碩果累累,達成投資貿易項目859個,總金額超2.24萬億元,充分彰顯出大灣區的強大引力。習近平總…
“零容忍”监管食品安全
(2023/12/08)
即時零售暢通消費微循環
(2023/12/06)
國貨趕超莫心急
(2023/12/01)
奶業依然處於發展機遇期
(2023/11/30)
營造數字貿易發展良好環境
(2023/11/27)
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促消費提質升級
(2023/11/11)
“雙11”國貨熱賣,背後有其必然性
(2023/11/18)
傳統品牌的現實困境在哪裡?
(2023/11/18)
“雙11”15年見證消費觀念更趨理性
(2023/11/15)
電商平台已成拉動消費、主力軍
(2023/11/15)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